正如右邊的「關於我自己」欄位寫的,魯蛇叔現職是魯蛇集團專業魯蛇,工作(用超級廣義的解釋來說)應該可以算是文化創意產業吧,總之到新加坡主要原因就是工作需要,主要型態是頻繁地短期出差,也有不少與新加坡人共事/合作的情況,就稍微分享一些看法吧
(上圖為街頭隨意拍,與後文無任何關係)首先提一下投資創業好了,基本上會到國外投資,通常可以分成:
一、本身在母國已經有一定成果,到國外是為了擴展當地市場
二、本身在母國已經有一定成果,主要是想把投資地作為擴展至整個地區的跳板與中樞
三、因為當地新創環境不錯,公司在當地募資容易又有前景,因此直接到當地創業
由於新加坡不算是人口很多的國家,如果只想爭取該地市場,那可能要慎選販售的產品/服務,而且本地的消費型態和預期中可能有些差距
而以往很多公司把新加坡作為營運中樞的考量在於英語的使用與法制相對明確,不過這幾年無論吉隆坡、曼谷或雅加達在這部分也都在逐步改善中,新加坡在這方面優勢其實在慢慢減少,而遊戲規則不同又塞滿瘋狗們的臺北和上海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上圖為街頭隨意拍,與後文無任何關係)當然以公部門而言,也可以說新加坡在廉潔方面有一定優勢在(還真沒什麼要塞錢才能辦事的),但問題在於臺北本來就不太敢拿錢啊...一樣的案子不管是不是認識承辦,簽文時間大概就是訂死了,就算找民代喬一下或人家肯幫你跑文其實也不會快多少,反之,無論簽文時間、公文品質、工作態度基本上會是另外一種情況...莫非是所得替代率差別造成的結果?(誤)
至於有關新創部分,只能說依事業型態差異,合作供應鏈的影響會比想像中大,而謹慎評估和有個好點子一樣重要。
工作時的情況其實與公司文化關聯比較大啦,不過魯蛇叔也是有與(魯蛇叔的)新加坡友人們討論過幾點不太一樣的職場文化,感覺(和印象中背道而馳的)臺北職場的深層邏輯裡對自由市場有種隱藏的崇拜,講難聽點就是有點為錢討生活、給錢我就做的追求實質最大得利傾向,而新加坡職場的深層邏輯裡其實講究保護主義,因此認識誰/哪裡畢業會變得更重要,競爭反而沒有想像中大
(上圖為街頭隨意拍,與後文無任何關係)也因此魯蛇叔和(魯蛇叔的)新加坡友人們相處時,難免也會發生些文化差異造成的煩惱,無論是看起來好像步調很快實際上卻很慢的走路速度,喜歡說「直到睡前都是我的工作時間,歡迎隨時打給我」但其實電話不一定會通,就算有利可圖但還是可能莫名其妙變卦與擺出高姿態,以及說是結果論但其實是宿命論等...
只能說一邊是喜歡在工作時裝可愛那種世故的天真,另一邊則比較像努力裝出專業感那種天真的世故,兩邊的臉皮厚度有一定差異,相較於重視政治和利益、熱愛搓圓仔湯與指桑罵槐的臺灣文化,對在意面子和形象的新加坡人來說持續被投訴的殺傷力會大上不少
而在臺灣公開提出「公司不行了啦,生意有夠差,到處都不好」這類批評意見可能會得到不少表面上的贊同,實際如何當然冷暖自知(笑),但在新加坡不太會有人公開說出類似的內容喔...(其實各層面皆然。)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各人造業各人擔,無論是魯蛇叔的胡言亂語或瞎妹粉絲團的詭異言論,都可能只適用於特殊情況與層面,個人職涯選擇自己要為自己負責,還是理性思考後再做選擇會比較妥當吧(畢竟這本質上是個美食部落格喔....)
心得感想(?)
其實就和去中國一樣,語言可以溝通跟文化邏輯是否接近是兩回事呢
(上圖為街頭隨意拍,與後文無任何關係)如果單純就「玩、逛、吃」的觀光角度來說,觀光區域整潔度高、明顯有投入資源經營,進入難度不高,不過地方特色不夠明顯/強烈,獨特性也相對不足,一次性景點數量不少;大型購物中心數量不少,逛起來也滿有趣,不過專櫃品牌重複度不低,價格換算下來不算便宜但附加價值感有限;雖然食物類型少見但(相對馬來西亞而言)價格中間偏高且質量普通,衛生雖然不錯但魯蛇叔仍然吃壞肚子過...
(上圖為街頭隨意拍,與後文無任何關係)而如果從更生活化的層面來說,畢竟新加坡人習慣於外表嚴肅而且抗拒激烈改變,無論玩樂、工作或生活的變化程度不算太高,反而電視節目感覺意外地超有趣,而無論實際情況如何,治安好其實不會算是讓人想再次造訪的主要理由...總體而言,比較接近於短期家庭旅遊的選擇吧
是說雖然和預期中相比是有點不太一樣,但新加坡仍然是個不錯的國家,但短時間內因為工作多次到一地去絕對是磨滅對當地觀光熱情的最好方式之一呢....(默)
如果你有興趣,魯蛇叔新加坡旅行系列除了「新加坡觀光基礎篇」、「新加坡美食購物篇」及「新加坡工作篇」3部分外,也由大量相關食記、遊記及零食開箱文組成系列文,歡迎參考看看喔!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