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是古蹟,不過因為外包出去給民間廠商經營管理的關係,所以裡面也有餐廳之類的,用臺灣的說法就是「文化資產再利用」啦,那就來稍微逛一下吧
位置大約在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不遠處,哥德式的建築是它的一大特徵,不過規模不算太大,抱著參觀科隆大教堂的心情來會很失望喔(笑)
單看建築本身還滿漂亮的呢,至於周邊區域則有部分地方很明顯改建過,可能是來的時間的關係,遊客似乎不多?
就隨意看看吧~
從側面看的禮拜堂,左邊其實是地下停車場的入口
禮拜堂門口兩旁掛的石碑,上面記載了建堂時來自英格蘭、愛爾蘭、法國、新加坡及馬尼拉的捐助者們姓名
踏進讚美禮堂正門可以看到的花窗玻璃/彩色玻璃窗,還滿漂亮的,但似乎沒看到解釋花窗主題含意的說明牌?
從側邊進去讚美禮堂前廊的樣子,後來才裝上的玻璃牆看起來有點好笑
禮拜堂因故暫停開放
不過裡面大概長這樣啦,看得出來結構是比較簡單的類型
兩旁的側廊,通往迴廊的部分被擋住了(這樣稱呼應該對吧?沒看到解說牌實在很難確定...)
天花板一樣採用尖肋拱頂,不過裝飾上相對他者來說比較簡單
前廊甬道,花飾鏤空樓梯還滿漂亮的
繞到後方看禮拜堂的樣子,可以看得出來耳堂跟側廊沒有太明顯的向外突出延伸
話說這棟禮拜堂外型還滿簡潔的,似乎也沒裝設飛扶壁,不知原因是為何呢?
禮拜堂的後方則是對外招租的餐廳,底下也下挖出用餐空間和裝設電動手扶梯
可以說整個讚美廣場除了幾棟重要建築沒有直接拆掉以外,周邊其實大多重新挖掘整修過了
禮拜堂右側的甬道,他們這種地磚的花色還滿好看的呢
希望之門(Gate of Hope),命名原因在於多年以前常有人將嬰孩(多半是女嬰)遺棄於這道門前,好讓修道院收養...(默)
側邊也有一些餐廳營業,不過這邊風格跟前面又不太一樣就是了
讚美廣場裡面的餐廳列表,嗯......(默)
順帶一提,晚上的讚美廣場點了不少燈打光喔,是個亮晶晶的概念
大概就是這樣吧
讚美廣場真的還滿漂亮的,雖然這種不同功能再利用的模式,在文資價值檢視、評估及發揚上難度一向很大,而新的功能與文資價值延續與保存的關聯性亦讓人存疑
不過由作為臺灣人的筆者角度來看,雖然整體感覺有點像婚紗攝影基地(似乎新加坡人不太會來這裡拍婚紗就是?),不過有吃有逛又有地方拍照而且進場還免費,順路的話可以來晃晃啦(笑)
---
※本次旅行時間:2016年1月中旬
如果也想來這裡看看
他們位於新加坡Victoria街30號,也就是Victoria St.跟Bras Basah Rd.的交叉口,搭SMRT到EW13/NS25站後走路可達~
順帶一提,園區營業時間為每日0800至0300(週日為0800至0000),不收門票錢~
順帶一提,園區營業時間為每日0800至0300(週日為0800至0000),不收門票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